联合国75周年特辑:回顾联合国“元老们”眼中的和平使命
发布日期:2020-11-06 来源:联合国

回顾联合国“元老”的和平使命


今年是联合国成立75周年。如今,世界面临巨大动荡,2019冠状病毒病大流行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全球卫生危机,对经济和社会造成了严重影响。


在这“危机存亡之秋”,联合国带大家回顾几位联合国秘书长以及“元老级”人物对其使命的理解及其为世界和平所做的贡献,以激励我们百尺竿头、砥砺前行。


布赖恩·厄克特

联合国首批雇员的二战老兵


1945年10月,经历了二战的世界在一片生灵涂炭的气氛中见证了联合国的诞生。当时刚刚退伍三周的英国二战“老兵”布赖恩·厄克特通过英国外交官、时任联合国筹备委员会执行秘书格拉德温·杰布加入了初具雏形的联合国,成为了该组织历史上第二位职员。


布赖恩爵士:“我感到非常幸运。首先,这距离我离开部队只有3个星期……我们一直等了6年时间,突然,有人可以足够幸运以至于为这个新的世界组织工作。很多人在战争期间的处境比我糟糕得多。他们一直在为自己的国家进行抵抗,在战争中丧生。”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个苦涩并甜蜜的场景。伦敦一团糟,非常灰暗,令人沮丧,但联合国的气氛却非常令人振奋。”?


在布赖恩爵士服务于联合国的四十年中,他曾与联合国第二位秘书长达格·哈马舍尔德以及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拉尔夫·邦奇密切共事。


他帮助确定了联合国在应对武装冲突和其他全球挑战方面的行动范围,并于1974年接任已故的邦奇成为负责特别政治事务的副秘书长,随后推动了国际维和工作,使其成为至今都在广泛开展的联合国旗舰行动。


达格·哈马舍尔德

为和平事业献出生命


然而,联合国成立早期的兴奋感很快随着冷战的开始而结束。1953年4月10日,来自瑞典的达格·哈马舍尔德担任联合国第二任秘书长。他组建了联合国第一支维和部队,为联合国维和任务提出三大原则;他连续两次当选联合国秘书长,为世界和平事业倾尽毕生精力。


他曾说道,“正是由于我们每个人都只图自己安逸,这个世界才会动荡不安。”


哈马舍尔德:“我将全身心地、毫无保留的投入由联合国主导的工作中,为所有人服务。 在这过程中,我需要你们的理解和建议…….我将带着热望和开放的态度来面对所有问题。


这一伟大的机构诞生于战争的痛苦和动荡之中。它把所有反抗压迫的人联结在一起,以继续为世界和平而合作…… 这一机构所做的贡献远远超出我们的微薄之力所能左右。”


在其任内,哈马舍尔德在落实联合国防止战争的职责,以及实现宪章宗旨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他成立秘书处,并扩大联合国秘书长的职权范围。


哈马舍尔德的贡献:


1955年


哈马舍尔德前往中国调解中美关系,是第一位访问新中国的联合国秘书长。


1956年


哈马舍尔德还组建了联合国历史上的第一支联合国维和部队,并且提出著名的维和三原则。


1957年


哈马舍尔德参与解决苏伊士运河危机。


1958年


组建并管理联合国黎巴嫩观察组,并在约旦设立秘书长特别代表办事处。


1960年


哈马舍尔德为刚独立的刚果共和国内部冲突进行斡旋,并在此过程中不幸坠机遇难。


为纪念哈马舍尔德为联合国维和行动做出的牺牲,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在1961年为哈马舍尔德追授诺贝尔和平奖,成为历史上唯一被追授诺贝尔和平奖的人士。


委员会表示,“哈马舍尔德饱受批评及攻击,但他从来没有背离自己从一开始就选定的方针——使联合国发展成为一个切实有效和建设性的国际组织。”


科菲·安南

“科菲·安南就是联合国、联合国就是科菲·安南”


从1945年成立到现在,联合国一共有九任秘书长。但对于许多人来,科菲·安南的名字似乎有着更强烈的象征意义。1997年1月1日,来自加纳的安南就任联合国第七任秘书长,也是出身联合国工作人员行列而当选的第一位秘书长。


在他1997年至2006年的两个任期内中,世界经历了诸如伊拉克战争、科索沃冲突、入侵阿富汗、911恐怖袭击等众多重大历史事件。安南曾发表讲话指出,各种复杂的地区纷争和国际形势显示,联合国的斡旋和干预往往是解决国际争端的最佳途径。


安南:“在我担任维和副秘书长以及秘书长期间,世界经历了太多重大事件,从索马里战乱到卢旺达种族灭绝悲剧,从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杀到海湾战争……


与此同时,我亲眼目睹了冷战结束对安理会所产生的影响。没有了分裂,当时整个纽约总部大楼都充满了激情和兴奋,因为联合国终于可以有效行使自己所肩负的使命与职责了……


由此产生的一个重要成果便是维和行动的全面扩展,在很短的时间内,国际维和人员便从几百人扩增到近万人;我们的工作也从监督停火延伸到内战干预、和平重建、人道救助、恢复法治、促进人权以及发展支援等更深和更广的层面……我希望人们认识到:和平不仅仅是一个结果,更是一个过程,其间充满了艰辛的努力。”


在其十年任期内,安南以他的睿智思想和不懈努力,巩固了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促进了多边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并因此在2001年荣获诺贝尔和平奖。


潘基文

齐家、治国、平天下


2007年1月1日,来自韩国的潘基文出任联合国第八任秘书长。在其十年任期内,全球经历了金融和经济危机,目睹了最年轻的国家南苏丹的独立和随之而来的危机、中非共和国的族裔间暴力、海地的霍乱和西非的埃博拉疫情、乌克兰东部的冲突、中东地区持续的动荡以及叙利亚在冲突中越陷越深的悲剧……


与此同时,世界各国在联合国的号召下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并停止了对气候变化的怀疑和对责任的推卸,果断地通过了《巴黎协定》。潘基文在卸任时接受联合国新闻采访时说,他的座右铭就是将履行秘书长职责这个“最不可能的”工作变成一个“可能的使命”。


潘基文:“为这个伟大的组织服务,我非常荣幸。我的座右铭是,我要将这个‘最不可能的’工作变成一个‘可能的使命’。我在过去十年中一直在努力,投入了所有的时间、热情和精力。


但坦率地说,实际上,在即将离开之际,还有许多事情没有实现。我们需要全球更加团结,更加富有同情心,但我们没有能够看到这些。


但与此同时,我们实现了非常重要的愿景,例如涵盖了所有人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与此同时,我一直致力于改善性别赋权。当我第一次成为秘书长时,高级职位中只有几名女性工作人员。但我一直在努力任命许多有能力和有决心的妇女担任高级职位。”


古特雷斯

联合国属于你们,联合国就是你们


现任秘书长古特雷斯于2017年1月1日上任后力推系统内外的性别平等,为落实《巴黎协定》寻求“切实可行的方案”,并在新冠病毒肆虐期间呼吁全球停火。在联合国成立75周年之际,他发起了最大规模的全球对话,呼吁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尤其是年轻人。


古特雷斯在75周年纪念日致辞中再次呼吁共同维护《联合国宪章》的不朽价值。他说,当前,联合国的创始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古特雷斯:“在当今世界,我们面对一个共同的敌人:即2019冠状病毒病。现在到了加紧推动和平,实现全球停火的时候。时不我待,刻不容缓。我们还必须与地球和平相处。气候突发事件危及生命本身。我们必须动员全世界努力实现碳中和——即到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公司都已承诺实现这一目标。


在世界各地,我们必须做更多的工作,结束贫困、不平等、饥饿和仇恨给人类造成的痛苦——以及消除基于种族、宗教、性别或任何其他差别的歧视。在这几个月的大流行病疫情期间,暴力侵害妇女和女童行为愈演愈烈,骇人听闻。我们必须再接再厉。


目前正在开展大规模全球合作,努力开发安全、廉价、可获得的冠状病毒病疫苗。可持续发展目标为我们恢复得更好绘制一幅鼓舞人心的蓝图。


我们面临着巨大挑战。我们可以通过全球团结与合作克服这些挑战。这就是联合国的全部意义所在。”


时至今日,联合国已经走过了四分之三个世纪,全球在许多领域都面临一个关键的时刻:气候变化加剧、地区冲突持续、民粹主义和孤立主义抬头、社会不平等突显、仇恨和不容忍增加,联合国自身的财务状况也一度捉襟见肘。


正如古特雷斯秘书长所说,在这一“危急存亡之秋,多重挑战比比皆是,多边办法屈指可数”,75周年是“一个重要和包容的深刻反思”契机,唯有同舟共济,才能共克时艰。联合国不仅与你们站在一起……


联合国属于你们,联合国就是你们:“我联合国人民”。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京ICP备09079694号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230
网站标识码bm1500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