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精神,在国家留学基金委的大力支持下,我校充分发挥在外语和经管法等学科的优势,创办“国际治理创新研究生”项目,经过笔试和面试等严格的选拔程序,专家委员会一致通过41名研究生参加进一步的培养和选拔。该项目于3月4日开始正式授课,我校党委书记隋广军为同学们讲授了第一课,“如何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由浅入深地诠释了国际治理创新人才培养的时代性和重要性。
隋广军开讲第一课
在授课之前,研究生院院长袁泉介绍了我校研究生教育紧紧围绕广东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创立《国际治理创新研究生项目》,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为国家培养高端人才。袁泉表示,研究生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顶端,是国家人才竞争和科技竞争的重要支撑,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要素,没有强大的研究生教育,就没有强大的国家创新体系。我校坚持以培养高素质拔尖人才为根本,以提高研究生质量为核心,大力推进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推动中外合作办学,突破人才培养瓶颈,创新培养模式,为国家输送高端人才。她希望同学们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开阔国际视野,培养历史使命感,好好学习,为国争光。
授课现场
隋广军从“中国为何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国家战略与人才需求”、“怎样成为有用人才”三个方面,诠释了国际治理创新人才培养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隋广军结合自身的经历体会分析了当前全球治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国际秩序不公平不合理的现状以及全球金融危机、逆全球化浪潮、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全球治理“碎片化”等,阐明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义不容辞。而全球人才竞争力指数低,国际组织人才匮乏与恰逢“一带一路”战略机遇期的现状,正有力映证了培养国际治理创新人才的时代性和迫切性。对于如何成为有用的人才这个问题,隋广军则提出了见解独到的四字箴言:“忠,思,勤,慎”,希望同学们内外兼修,不忘宏志,服务于国家战略。
袁泉介绍我校研究生教育
3月4日下午,国际治理创新研究院院长赵龙跃给同学们介绍了《国际治理创新研究生项目》的培养目标和创新方式。
国际治理创新研究生项目,得到了国家留学基金委的全力支持,该项目以熟悉国际管理知识,把握国际发展趋势,强化战略布局能力,树立全球领导意识为重点,集中为我国培养熟悉国际政治、外交、法律、经济和管理的综合型复合型高端国际专业人才,以便进一步提升我国参与国际经济规则制定和全球经济治理的水平和能力;同时,也是为我国竞争国际组织中高级职位培养输送高端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积极参与国际组织的改革与管理工作。
(来源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网站)